
【微基因民族收集计划】第一期:满族祖源团,特别版T恤免费领!
本厂口水多了,什么样的用户都有。比如在社区,就偶尔会有一些号称皇室后代的用户出没求微基因验证其尊贵的皇家血统,其中最多的,大概就是来自清朝爱新觉罗家族。
按道理说,这个验证应该不难。
清是距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如果要追溯祖源还是能找到许多保留下来的族谱文献。
但是吧,虽然微基因数据就有10万+,又是国内第一家做祖源的,还有那么多生物和人类学大牛在,但通过基因检测鉴别一个满族贵族血统,其实我们还做不到。
细心的你还会发现,在微基因报告的祖源分析里面,甚至没有包括满族在内的很多民族。
微基因的祖源里面为什么没有满族?
因为我们数据库中没有足够多的满族数据样本!而且清末后满汉之间已经融合了无数遍,满族在基因组上跟北方汉族会很相似,所以,满族很有可能会被识别为北方汉族、蒙古语族群或通古斯族。
虽然因为民族样本数据不足的原因暂时没有单独划分满族,但通过现在的 WeGene 报告还是有可能获得一些信息的,比如你的祖源和通古斯人群、西伯利亚人群相近,那说明你也极可能有满族成分。
但,微基因绝不止步于此。
WeGene民族基因收集计划——ON!
微基因将在今年围绕中国 56 个民族的基因数据开展民族收集计划,补充并扩展已有的族群信息,努力给大家提供更完善的祖源分析服务,争取在未来让 56 个民族都出现在我们的祖源分析报告上面!
因此我们诚意邀请所有满族小伙伴的加入!
条件只有一个:身份证上的民族为满族。
只要你的身份证上显示满族,识别下方祖源团小程序码,就能以超低价购买WeGene检测标准版(价值499元),获得千万位点和200+项检测报告,涵盖祖源分析、健康风险、遗传病风险等八大项专业解读,报告终身免费更新,现在加入还可以免费获得满族特别版定制T恤哦。
按道理说,这个验证应该不难。
清是距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如果要追溯祖源还是能找到许多保留下来的族谱文献。
但是吧,虽然微基因数据就有10万+,又是国内第一家做祖源的,还有那么多生物和人类学大牛在,但通过基因检测鉴别一个满族贵族血统,其实我们还做不到。
细心的你还会发现,在微基因报告的祖源分析里面,甚至没有包括满族在内的很多民族。
微基因的祖源里面为什么没有满族?
因为我们数据库中没有足够多的满族数据样本!而且清末后满汉之间已经融合了无数遍,满族在基因组上跟北方汉族会很相似,所以,满族很有可能会被识别为北方汉族、蒙古语族群或通古斯族。
虽然因为民族样本数据不足的原因暂时没有单独划分满族,但通过现在的 WeGene 报告还是有可能获得一些信息的,比如你的祖源和通古斯人群、西伯利亚人群相近,那说明你也极可能有满族成分。
但,微基因绝不止步于此。
WeGene民族基因收集计划——ON!
微基因将在今年围绕中国 56 个民族的基因数据开展民族收集计划,补充并扩展已有的族群信息,努力给大家提供更完善的祖源分析服务,争取在未来让 56 个民族都出现在我们的祖源分析报告上面!
因此我们诚意邀请所有满族小伙伴的加入!
条件只有一个:身份证上的民族为满族。
只要你的身份证上显示满族,识别下方祖源团小程序码,就能以超低价购买WeGene检测标准版(价值499元),获得千万位点和200+项检测报告,涵盖祖源分析、健康风险、遗传病风险等八大项专业解读,报告终身免费更新,现在加入还可以免费获得满族特别版定制T恤哦。
21 个回复
赞同来自: 蓝星旗 、aksoifong 、Elhe 、SL23 、WeGene_881CA072 、WeGene_60B5313D更多 »
赞同来自: 蓝星旗 、翰林院内阁大学士 、WeGene_881CA072 、WeGene_60B5313D
另外 什么时候提供接口给已经测过的满族人牙?
赞同来自: 时空知道 、perdeadohlin666
Please entire scientific community is expecting autosomal results from Neolithic Yangtze, Yellow River (Yangshao/Longshan), Sichuan Basin, Northwest/Gansu-Qinghai Qijia Majiayao, Old Tibetan cultures
WeGene Has power to make new Microgenes app based on Neolithic data, divided by geographic region.
赞同来自: TNOK 、kblee
赞同来自: 慕翼angel
赞同来自: 啊啊啊啊啊啊
史书上有如下记载"天会时,掠致宋国男,妇不下二十万"(《燕人麈》)
赞同来自: 蓝星旗
刚才小程序客服回复我了,说T恤还在定制,没收到的再等等吧各位。
赞同来自: Jpayne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董鄂部是建州女真五部中的一个部。满清兴起时董鄂部加入最早,清初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礼,顺治时大臣费扬古都是该部,董鄂妃是顺治皇帝的皇后。
然而,这个八旗强部,其祖先却是北宋的徽钦二帝。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东京。金国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
宋徽钦二帝及赵氏宗族三千多人皆同俘,迁于松花江畔的五国头城,即今牡丹江入松花江口的伊兰县地。这些人逐渐融合成为元明时女真人的一部分,他们改原来的“赵”姓为“觉罗”(jiaolao)。
在松花江一带的宋裔女真人,明朝时一部分后随胡里改、斡朵怜两万府南迁,辗转落脚于辽宁董鄂,以地方命名为建州董鄂部。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 , 25岁的努尔哈赤起兵之后,董鄂部首领何和礼率部人投奔努尔哈赤,自此后,董鄂部一直是八旗中主力。
史称董鄂部是后金统一建州女真及女真各部的重要“兵赋之源”。
据《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后金第一大姓为伊尔根觉罗氏,其汉姓为“赵”。《黑龙江志稿·氏族》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
这一说法流传已久
早在清朝鼎盛时,满族人昭连就在《啸亭杂录》卷10《宋人后裔》中写道:“两汉以下,只有宋氏最为悠久,虽屡遭变迁,其业犹存。即使亡国后,其后裔也没有遭到酷毒。
今日董鄂冶亭总督考自己的宗谱,乃知其先人为宋英宗越王的后裔。后为金人所迁,处居董鄂,以地为氏。数百年之后,尚有巍然兴者,何盛德之至也。”
其所说董鄂冶亭,即铁保,满洲正黄旗人,姓董鄂氏。
著名满学专家金启倧认为:此说有根据,不能当无稽之谈视之。其证据有多方面。一是如昭连所记,董鄂部是满洲紧邻,其主城董鄂城与清代都城赫图阿拉很近,如金人迁赵宋后裔于董鄂,必然波及后来的满洲部之地。
而且,宋徽宗、钦宗被俘的地方即五国城,这是清代满洲部兴起之三姓地区,也是符合的。
《啸亭杂录》卷4中说:“五国城在今白都纳地方。乾隆中期,副都统绰克托筑域,掘得宋徽宗所书鹰轴,用紫檀匣盛。千余年,墨迹如新。又获古瓷数千件。因得碑碣,录徽宗晚年日记,尚可得其崖略。
云于天会十三年寄迹于此,业经数载。始知金时五国城即此地也。”昭连所记,时间、地点、人物都确实,不可不重视。
其次,下列事实应当引起注意:在东北爱新觉罗氏冠汉姓为“肇”或“赵”,并不冠金姓。
金启孮说:“数十年来,我对此事十分注意。近年到黑龙江富裕县三家子屯调查时,那里的爱新觉罗确是冠姓赵。在辽宁听到多位故老相告当地爱新觉罗氏冠姓“肇”、“赵”,三家子屯的赵喜庆同志还曾和我谈过爱新觉罗应该冠姓赵。见我冠金姓反觉奇异。”
证据之三是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3说:“三姓中有民觉罗。国初之黒津秀而黠者来投,因编为旗。其人以国家有民公之封,因自名为民觉罗。黑津乃‘徽’、‘钦’二字讹音也。在三姓东三千里外散处,至东海边。以鱼为生,即以鱼为衣,故曰:‘鱼皮笪子’,或谓‘黑津笪子’名异而实同也。…。”姚元之与昭连是同时代人,所记更为可信。
证据其四是金启孮的父亲金光平曾对他说:“满洲人初读汉字,每不能发正确之音,如称‘道路’之‘道’,曰‘多罗’(切音);称桃李之‘桃’曰‘托罗’。若以此规律推之,则‘赵姓’之‘赵’实可发音为‘觉罗’。‘觉罗’者即满洲人读‘赵’字之讹音。”
通过以上几个证据,金启孮先生认为:“觉罗氏与赵宋之关系,由满人传说,汉人闻见,语言印证,调查考实,实有蛛丝马迹可寻,非同泛泛传说,更非出于民族偏见之诬蔑。”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赞同来自:
韩国学者对辽宁新宾赫图阿拉老城满洲族群的测序证实,满洲族群(建州女真)的第一大父染是东夷族群的标志父染O3-jst002611,占比21.21%,比现代华北汉人普遍拥有的002611频率更加高企,很明显,建州女真的第一大父系是远古时期就已经奠基的东夷种系,是新石器时期随着白石文化、岳石文化的扩张进入辽东半岛和长白山脉的东夷移民的后裔。
O3-jst002611的分布,从长白山林深处的女真人,到山东半岛的东夷人,再到太平洋群岛的萨摩亚人和毛利族群,呈现出清晰的沿海岸传播,逐步渗透入内陆的分布规律,并非无端,因为他们都是距今6000-2500年前的东夷民族的后裔。东夷-东北亚民族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综上所述,满族、韩人、部分东蒙古都属于东夷后裔,其标志位是002611
赞同来自: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