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Gene_84A62674 WeGene_84A62674 - 祖父姓周 祖母姓冯 祖父姓汤 外祖母姓江 祖源分析

南方汉超越 99.9%?

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感觉有些错误,或者数据可能不准确。无论如何,很难与标杆完全吻合。

这里是否还有别人从基因方面被判断属于“99.9%的南方汉人”群体” 写的标准吗?
2024-12-30 • IP属地马来西亚 • 发自微基因APP
按热门排序    按默认排序

37 个回复

所以这个“南汉成分”里面还有很多谜题未解开
WeGene_84A62674 - 祖父姓周 祖母姓冯 祖父姓汤 外祖母姓江
在这里被测为100%南方汉族

然后,ProjectLi14 解读为:

古华中 35%
汉本 31%
黑龙江 13%
古高原 7%
古蒙古 5%
南印度 2%
绳文 3%
安达曼 1%
非洲 1%
? 3%
南方汉的纯血就是马来人种咯~
你的结果一点不奇怪。一般来说福建和潮汕民系经常分析出极高比例的南方汉族。闽潮可能是东南地区古代各种先民的血统都混了一点,由于没有纯血的古代先民后裔作为标杆,就全归到南方汉族里面了
你中头奖了!父系是标准良渚,母系是B4下面比较少见的分支,主要分布在广东、越南、泰国,在浙江也有(福建不常见),估计是古代百越南岛群体之间的海上迁徙互动的结果。
至于台湾原住民,他们最近8000年较少与大陆交流,反而与菲律宾南岛更多互动迁徙。
IMG_1000179549_821763.png
这是Yfull网站的mtDNA分化树
WeGene_84A62674 - 祖父姓周 祖母姓冯 祖父姓汤 外祖母姓江
IMG_CMP_1000019599_21562344.jpeg
B4g 在浙江还有几个人,而B4在江南地区占比大。
可以告诉你我是业余研究mtDNA的。浙江是个神奇的地方,很多越南泰国的类型在浙江都有测到,周边省份倒不一定。这可能与宁波、温州史前就是百越南岛贸易港口站点有关。
这不奇怪,因为你是海外华人。我是上海人,家里亲戚有各省血统,就是互相看着都知道“汉族”其实没有标准相貌。
所以文化认同的问题就不多触及了
我的ID就是我的认同倾向
没有去过越泰柬,不过我有段时间很喜欢看泰剧。其实泰国人尤其南部有很多古高棉成分。那跟台湾原住民还有菲律宾人比,差别都不小了
冒昧评价一下,你的相貌其实是比较标准的闽潮民系那种,跟我见过的大马华人很接近
我这个应该是非常标准的纯汉族
也发一下我的祖源常染成分
与我最接近的是江西宜春、湖南长沙和重庆市。HLA基因没做过,不懂
IMG_1000179815_20451607.jpeg
发一张2022年常染基因组论文的插图看下。感觉楼主在基本概念上还有些模糊和想当然的成分。百越—南岛族群(参考图中的台湾亮岛、汉本古人)的常染主体其实还是红色成分为主,而不是绿色成分为主(矮黑人、棕种人)
2022年这张图上只有新石器晚期黄河上游古人的常染成分,而下游古人其他论文也披露了,只是结论不好明说而已:河南山东一带的仰韶—龙山古人总体上很接近现代日韩人。我估计很多基因检测中出现的东北亚成分(比如我的就是)其实就是这种黄河下游先民成分
IMG_1000180086_12001123.jpeg

IMG_1000180087_368512.jpeg
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微解读里搜关键字“西湖中国”测一下
IMG_1000180359_10801945.jpeg
这个是我的检测结果:
1. 我有安徽和粤西血统各1/4,结果华中和岭南汉族成分都测到了,只是比例很低而已(也有广东当地人人测西湖中国,岭南汉族成分为0的情况)。
2. 其他都是“南汉成分”,没有测到北汉的独特成分。
WeGene_84A62674 - 祖父姓周 祖母姓冯 祖父姓汤 外祖母姓江
我100%南方汉族被wbbc测为:
IMG_1000019822_10602376.jpeg
你的岭南汉族成分可不少啊
岭南汉族成分跟良渚百越又不是一码事。西湖中国的解释里写得很清楚了~~
我不是地域基因控
在微基因这里我们只讨论事实,不要执着于文化认同
实际我的相貌特征主要遗传自我妈,她家是宁波慈溪乡下土著,解放前移居上海。
99%南汉长相应该比较清秀的。社区搜索E11,看看华东和古羌、蒙通、北亚、日韩部分各有多少?
看来华中成分最多,和我之前的判断基本一致
WeGene_84A62674 - 祖父姓周 祖母姓冯 祖父姓汤 外祖母姓江
本人的100%南方汉族定义被East Sea 测为:

韩国 19.5%
蒙古.吞古斯 2%
汉族 31.5%

傣族 40%
柬埔寨 4%

藏族 1.5%

北亚成分: 汉族+蒙古+韩国=53%
西藏:1.5%
东南亚: 44%
有一篇讲海南汉族和黎族基因组的论文可以看下: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31-020-0599-7
海南汉族基本可以看成闽潮族群的替代品。实际北方史前小米农民走的路线更有可能是鲁豫>安徽>江西>福建,甚至跨过海峡到了台湾。这一路上丘陵较多,缺水的环境更适合小米种植。
我之前写过一篇博文,文中插图显示与粟作相关的母系D5a在南方唯一的高发点就在福建: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fb8a2610102zmwm.html
还有河南现代人Y-O比例远不如福建人高,如果假设晚近历史时期福建大量移民来自河南,是说不通的。除非假设河南在南宋之后被胡化得很厉害,大大提升了NCQ的比例。当然,我的观点仅供参考,你也可以同意胡化的观点
IMG_1000181091_690579.jpeg

IMG_1000181092_802616.jpeg
还有从O系下游分支看,河南人002611(与稻民扩张有关)高发,福建人M117(与粟民有关,西部藏彝走廊常见)高发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